底盤是專用車企業發展的“瓶頸”,這是行業的老問題。如今,這個老問題有了新變化。前不久,筆者遇到一位國內冷藏車生產企業的總工,談到底盤“瓶頸”這個話題時,沒想到他的回答是:“現在國產的底盤種類太多了,選擇的余地很大,技術、質量基本可以滿足需要?!边@個回答大大出乎筆者的意料,專用車底盤的“瓶頸”問題已經解決了?
筆者又就這個問題詢問了幾家專用車生產企業,對幾家企業的回答進行歸類,筆者發現,凡是生產工程類專用車的企業,對國產底盤的品種、技術水平和質量都比較滿意;而生產特殊作業類專用車的企業,還在繼續為底盤發愁。
專用車底盤的“瓶頸”問題可以說已經初步解決了一半,那么作為另一半的特殊作業類底盤,問題在哪兒?
據了解,大的主機廠完全能做特殊作業類底盤,但是不愿意做,國民經濟發展又必需,造成專用車廠選不到合適的底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專用車廠只好買回底盤自己改,這樣做一方面由于專用車企業技術能力有限而改不好,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國家禁止專用車企業私改底盤的規定,還有的專用車企業,由于買不到合適的底盤改成作業類底盤,只好自己生產底盤,可是自己生產的底盤上不了《公告》,無奈之下,只好把它歸到機械類產品系列。
還有的專用車生產企業,比如國內幾家生產油田作業車的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了包括底盤在內的油田作業車生產技術,具有生產油田作業車底盤的能力,但是這些企業長期以來被當作改裝車企業對待,不能對外提供底盤。
能做的不愿意做,愿意做的不能賣,買不到只好自己改,改不好的只好自己做,造成我國特殊作業類底盤長期處于尷尬局面。
回過頭來再說說國內大的底盤生產企業為什么不愿意生產作業類底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他曾經到過一些國內技術實力比較強的主機廠,探討生產特殊作業類底盤的可能性,但是都被婉言推脫了。據這位業內人土介紹,毫無疑問,這些主機廠技術實力強,完全有能力開發和生產特殊作業類底盤,但是特殊作業類底盤年需求量也就百十來臺,多也多不到哪去,大的主機廠根本看不上眼。
不能否認,近一兩年,主機廠越來越重視與專用車廠合作,甚至把是否掌控專用車企業,當作能否在市場取勝的重要砝碼。但是必須看到,主機廠銷售給專用車廠的底盤,絕大多數被改裝成工程類專用車銷售出去,改裝相對簡單,量也比較大,由此可見,主機廠只是把專用車廠當作底盤的第二銷售渠道。
目前的底盤市場競爭還不夠激烈,主機廠短時間內不會看得上特殊作業類底盤這點兒利潤,特殊作業類底盤的尷尬局面如何能盡快解決?
從目前情況看,最現實的解決辦法就是允許那些有能力做而又愿意做的企業生產特殊作業類底盤??墒沁@樣做有可能導致汽車生產企業數量增加,出現新的混亂。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逐步改革管理方式,醞釀首先在專用車行業實行準入制度。新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條件地讓一部分有能力而又愿意生產作業類底盤的企業合法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作業類底盤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在對準入制度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企業的生產能力、規模、條件這個硬杠杠究竟畫多高,是各方爭論的焦點。行業主管部門明確表示:實行準入制度不等于放開。實行準入制度以后,主管部門將依據指定的“準入條件”對企業進行考核,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準予生產整車,其他企業只能外購底盤,而且不允許對底盤進行調整和改動,更不能自行制造底盤。
準入是否等于放開,關鍵看準入條件這個門檻是高是低。據了解,準入條件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生產能力、規模、條件,設計開發能力,產品符合,營銷和售后服務,生產一致性保證。這個六個方面壘起來的門檻與以前相比提高了,要想邁入這個門檻,需要企業靠實力說話。對照這個“門檻”的高度,目前《公告》內有一些企業達不到要求,據了解,這些企業如果兩年之內還達不到標準,就很可能被取消汽車整車生產資格。而一些有實力的企業會很輕松地進入到《公告》里來。
僅僅有政策的推動還不夠,從長遠來看,主機廠仍然是徹底消除底盤“瓶頸”的主力。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80%的底盤被改裝成各種專用底盤后才進入市場。國外的發展經驗表明,將來,專用車廠將是主機廠底盤最主要的消化渠道。把專用車廠看作自己的客戶而不是附庸,從長計議,認認真真做各種底盤,是主機廠的明智選擇。主機廠專心做底盤,專用車廠專心做上裝,專用車的底盤“瓶頸”才能徹底消除,專用車行業才能健康發展。